“我曾经被撒切尔夫人骂过——为什么现在的政客们不能生气,说出他们的想法呢?”
本周,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了一部关于玛格丽特•撒切尔(Margaret Thatcher)的大开眼界的电视剧,名为《布莱恩与玛吉》(Brian and Maggie)。
我恐怕不是你说的那个布莱恩,因为我只见过这位伟大的女魔头一次,那是在一次会议期间,她在布莱克普一家酒店的大厅里匆匆从我身边走过,我在她身后喊道:“你什么时候才会放弃你那可恶的人头税?”她停了下来,转过身来,喊道:“从来没有。因为这是正确的,公正的。”我很钦佩她敢于直面我这个初级记者。
这部C4频道的电视剧讲述的是1989年撒切尔和记者布莱恩·瓦尔登(史蒂夫·库根饰)之间的一次著名采访,当时他让撒切尔感到不安,有人说这预示着她的垮台(尽管我认为这一点被夸大了,正如我认为史蒂夫·库根听起来更像罗伊·霍奇森,而不是瓦尔登)。
但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在于,它让我们想起了一个时代,在这个时代,受到盘问的政客们会变得愤怒、个人化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当他们看起来像人类时。
如今,大多数人给人的印象都是过度排练、永远处于防御状态的电子表格管理人员,他们的每个答案都是为了让最少的人恼火。
他们说他们认为选民想听的话,而不是他们相信的话。如果他们真的不相信自己的野心的话。正如工党成员库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:“我不知道工党政府里的每个人到底在想什么。如果他们有任何同情心或强烈的动机,就会被卷入一场无关紧要的政治混战中。”
我完全同意。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一项针对英国Z世代(年龄在13岁至27岁之间)的调查,该调查发现,52%的人认为,“如果有一位不必为议会和选举烦恼的强势领导人掌权”,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好。
我读到这篇文章的第一个想法是,与其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,不如把它提高到28岁。我的第二个问题是,谁能怪他们呢?他们可能渴望有坚定原则的强有力的领导者,因为他们看不到这样的领导者。当他们这样做时,他们会做出回应。
回想一下2017年所谓的“青年震动”,当时杰里米·科尔宾(Jeremy Corbyn)获得了40%的总选票,离唐宁街只有一步之遥。这是25年来18-24岁人群中投票率最高的一次,其中62%的人投票支持科尔宾的工党。
也许是因为,尽管科尔宾被自己党内的一大批人嘲笑为落伍的人,但他看起来比他的竞争对手更有原则、更正直,因此也更酷。他谈到要给年轻人我们这一代婴儿潮一代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:工作保障、栖身之所、免费教育和希望。
看看最近的美国总统大选,56%的年轻男性把票投给了唐纳德·特朗普,因为他们年轻时拒绝了卡玛拉·哈里斯(Kamala Harris)的空洞,转而支持一个毫不留情、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立场的人。
问题是,你不必喜欢那些坚持己见、说出自己想法的人,而不管这是否会让他们不受欢迎,也不必钦佩他们。
如果政治的主要参与者再次像人类一样说话,而不是像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从焦点小组的地板上组装起来,那么政治将会变得有趣得多,甚至可能吸引那些不联系的观众。
-